成功实施电路板干冰清洗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支持和规范的准备工作。
一、所需设备:
干冰制造机/储罐:干冰的来源。可以是现场制造干冰颗粒的造粒机,也可以是从供应商处购买并储存于专用保温储罐中的块状或颗粒状干冰。
干冰清洗机:核心设备。它是一个集成系统,通常包括:
压缩空气源:提供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需可调(通常压力范围2-8 bar)。
干冰储料斗:保温的料斗,用于储存干冰颗粒并持续向喷枪供料。
喷射软管:耐低温的高压软管。
喷枪:操作人员手持的控制部件,可控制干冰和空气的喷射。配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喷嘴,以适应不同的清洗任务(如扇形喷嘴用于大面积,直射喷嘴用于精准部位)。
个人防护装备(PPE):必不可少。包括隔音耳罩(机器噪音大)、防冲击护目镜(防止飞溅物)、绝热手套(防止冻伤)、长袖工作服和安全鞋。
二、准备工作:
电路板评估:检查电路板,确认是否有完全不密封的元件(如老式电位器、继电器)可能因温度骤变而内部结露,或有特别脆弱的金线。对于此类板卡,需调整喷射角度和距离,或做好局部防护。
安全隔离:如果进行在线带电清洗,必须用防静电薄膜或特制罩布遮盖不需要清洗的敏感区域,如开放式的电源接口、风扇、硬盘等。
环境准备: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虽然CO2无毒,但大量聚集会降低局部氧气浓度。清理工作台,确保没有障碍物。
设备调试:
连接好压缩空气,确保空气干燥(露点温度低),否则会在喷枪中结冰堵塞。
将干冰装入料斗,不宜过满,以免结块。
根据污垢类型和板卡耐受度,调整系统参数:空气压力(压力越大,冲击力越强)、干冰颗粒流量(流量越大,清洗速度越快,耗材越多)、喷射角度和距离(通常建议15-45度角,距离5-30厘米进行试喷)。
试喷:在不重要的废板或板卡角落进行试喷,以确定最佳参数,观察清洗效果和对板卡的影响,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正式操作。
规范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清洗效果、保证设备人身安全、以及控制成本的关键。